2007年12月12日星期三

短中見真章——談《偶匠》創作體會

寫在前面:其實這也是功課來的,不過想說這篇與其說是創作體會倒不如說是寫作後記會比較好些:P



《偶匠》是直到目前為止,我寫的小說中最短的一篇。可能大家以為字數少的東西便容易寫,不過老實說,寫一篇一千二百字的小說並不是如大家想像的容易。

雖然之前有寫過小說,不論原創還是二次創作,但我在寫《偶匠》之前,我寫的短篇小說最短的也有二千多字,目前為止唯一的長篇小說更是長達八萬二千多字;可想而知,我是完全沒有寫微型小說的經驗。

《偶匠》利用了人偶把故事串連起來。我之所以會有「利用人偶作故事重心」的意念,源於十月在電視上看了某一集《狙魔人》(Supernatural);正因內容和人偶有關,我想起了《薔薇少女》(Rozen Maiden),因為這齣動畫的主角正是人偶。《薔薇少女》的主題曲中有一句「闇よりも怖いのは孤独」(中譯:比黑暗還恐怖的是孤獨),我便在想,如果人偶當中囚禁着一個靈魂會是怎樣?雖然懂得思考,但始終是一個人偶,有眼睛但看不見,更遑論是說話了。因此我便希望能以一個人偶的角度來寫它的心境,從而帶出「孤寂」這個主題,不過我在開始着手構思故事時卻出現了困難,結果一度給卡住了。

到了遞交小說初稿前一星期,某日我在聽音樂汲取靈感時聽到伊凡塞斯(Evanescence)的早期作品《Field of Innocence》,我突然想起了動畫《最遊記Reload Gunlock》的某一集。這集的故事成了《偶匠》的故事藍本,不過當中的許多情節也有所修改,例如把故事主角改成記者,原作中「人偶殺人並把受害者臉皮剝下來」的橋段改成「主角收到人偶後,她所認識的人都因意外毀容」等。

可能因為之前寫的小說篇幅多數較長,我在想人物設定和故事情節時常會不自覺地愈想愈多;然而這次要寫的是微型小說,字數限制較大,因此我在打初稿時常常要東刪西改,結果出現了不能掌握故事節奏、斷句太多和主題不夠明顯等問題,許多我原先想到的設定也未能提及,例如人偶彗樹的樣子(在設定中,彗樹的形象是個秀氣的少年,和《薔薇少女》中一個我喜歡的人偶十分相似)。綜合了各方評語後,我在定稿中把「主角收到人偶後,她所認識的人都因意外毀容」改成了「主角收到人偶後,開始從夢境得知人偶師兒子自殺的原因」;另外為了符合字數規定,初稿中主角的回想部分在定稿中也刪掉了。

在此也想說說《偶匠》這篇名的由來。其實這篇名是在遞交小說初稿前一日才想到的,當日我約了朋友一起談小說的東西,大家邊喝東西邊想。那時我突然想到,人偶師可說是工匠的一種,而人偶可用「偶」字來表達,結果我便想到「偶匠」這個詞;之後也留意到「偶匠」和「偶像」在廣東話中是同音字,最後我便把「偶匠」這個詞拿來當作篇名了。另外,我把故事背景設定在日本只是覺得這樣會比較合常理,因為個人覺得香港大概沒有像文中般的人偶師,而各個角色名字也可以比較有特色(在《偶匠》一文中,所有角色都有對應的日文讀音)。

《偶匠》這篇小說令我明白到何謂「短中見真章」,也令我再一次明白到靈感是需要激發的,每個人激發靈感的方式也有不同,在我來說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是激發靈感的方式。雖然寫這篇小說時要顧及的東西比以往創作時多,但這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體驗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